鋼管鋸切下料應知應會一般知識
1,操作者能夠根據生產指令找出圖紙和工藝文件,并且嚴格按照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要求進行作業
2,定位、基準、裝夾的概念以及注意事項
把工件按工藝要求,安放在夾具中,使工件對機床和刀具有一個相對正確的位置,從而使加工后的工件符合圖紙上的技術要求,這一過程稱為定位。定位應注意使影響加工質量的自由度限制
基準:將工件上的一些點、線、面來確定另外一些點、線、面的位置,這些作為根據的點、線、面就叫基準。選擇基準時應注意使選定的基準(工藝基準)與設計基準(圖紙上工件尺寸標注的基準)重合,減少基準不重合帶來的誤差。
裝夾:工件在加工前的定位和加緊稱為裝夾。操作者應注意減少裝夾次數以避免裝夾累積誤差并縮短輔助時間。裝夾時,操作者還應注意:夾緊力不應使工件變形或產生位移;夾緊力應通過支承點或能形成一個穩定區;夾緊應盡量靠近加工部位;夾緊力的施力方向在工件加工中應不產生松動的趨勢。
3,尺寸減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為上偏差;尺寸減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為下偏差。工件加工后的實際尺寸介于及尺寸之間(含尺寸)為合格。
4,常用量具及注意事項。本單位鋸切下料常用的量具有鋼卷尺、鋼折尺和游標卡尺。
利用鋼卷尺測量時,要注意鋼卷尺的起始刻度線與工件的邊緣(測量起點)是否相重合,且要注意鋼卷尺本身及工件的邊緣各部位應該完好無損。
使用游標卡尺時,在測量前應使游標卡尺的兩個卡腳合攏時不透光,卡腳合攏后游標零線應與主尺零線對齊,游標在主尺上移動要靈活自如,不應有過緊、過松或晃動的現象;測量時,應使卡腳輕輕地接觸工件表面,測量力盡量小,為零。卡腳位置應擺正,不能歪斜。
5,工件在檢查時應遵守首件必檢制及“三檢制”(自檢、互檢、專檢);操作者還應該遵守“三工序”活動即檢查該工件在上工序的加工質量,該工件在本工序的加工質量和樹立為下道工序服務的思想。
6,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、進給量和切削
7,鋼管鋸切前,應對鋼管進行檢查。外觀目測鋼管表面應平整光滑,不允許有裂紋、明顯軋痕和劃痕以及整體無明顯彎曲;使用游標卡尺測量鋼管外徑及壁厚是否符合要求
8,開工前需檢查鋸床及工裝的狀態是否良好,操作者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處理。設備及工裝不準帶病作業
9,鋼管下料長度規定為2000±2,下料時應檢查定位擋板距離是否合適,并應在每間隔下料5件之內,至少檢查一次,發現問題,及時調整定位擋板。端面毛刺會對長度尺寸構成影響,下料過程中應注意檢查和
10,鋼管鋸切下料時,還應注意檢查鋸切面與鋼管縱向中心線的垂直度,使用鋼折尺貼靠,端面間隙不大于1,如果超過該數值,應對定位卡緊工裝進行調整
11,交叉桿鋼管在本單位的工藝過程:
來料-鋸切下料-車削端面和倒角-磨削外圓-拋光-交檢入庫
12,熟悉本工序的工藝文件